香港的夏天和中国很多地方一样,天开始热的时候,树上就会有接连不断的吱吱声,这个是蝉鸣,我认为这是中国夏天特殊的标志。我住的地方楼少树多,每天都能发现几支只蝉在地上爬,很容易用手捡起来。当然把它捡起来的时候它一定不开心,它会开始大声叫。。。吱吱吱吱吱!!!!
我记得我女儿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在房子旁边看到路上有什么东西在动,原来是一只大蝉,她非常好奇并在一瞬间伸出小手把蝉抓起来!蝉马上开始吱吱吱吱地叫!!!女儿给吓到了,马上做出自然反应,就是把小手变成小拳头,把蝉拶在里边。遇到生命危险,蝉当然叫得更猛,声音越大女儿拶得越紧,整个局面走上恶性循环,把女儿吓哭了!当然,从抓到那只蝉到女儿哭的时候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我很快把小手搬开并把蝉放走, 这个时候女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心静下来。虽然眼前的“危机”过了,但是大脑把情景记得很深。 过了很多年以后女儿只要看到蝉就会有一点害怕,绝对没胆子去碰,这个属于典型的恐惧症。其实,大部分恐惧症,比如怕老鼠、怕高处、怕窄地方等都来自于一次有强烈情感反应的体验。从恐惧症的产生我们能看到强烈情感反应是怎么样促进大脑迅速创造牢固的记忆!
恐惧症当然是夸张的例子,但是从中我们完全能够看到情感和记忆的密切关系。如果你想学的东西是单调无趣的,好像课本里的郁闷内容,一般的来说这种信息比较难塞到脑子里,产生长期记忆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你遇到的信息同时产生情感上的较大起伏,基本上能保证自己的大脑会好好记住。
你曾经有没有跟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或是去家里附近的地方或是去很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有几天跟朋友一起探险和一起玩儿。今天想起那次的旅游,你还能记得什么? 是不是每天的所有的细节都能记住?还是,只有一些东西在自己的记忆里比较突出?大多数人的体验是这样,单调难记的东西比较多,只有一些突出并好记的东西。 如果你是这样,现在好好观察一下你能容易记住的那些东西或发生的事情。是不是有的东西或事情跟你非常开心的情感反应有关?另外,是不是有好记的东西跟你当时负面的情绪有关?跟自己没什么情绪挂在一起的事情和场景那么好记吗? 没有任何情绪关联的东西占领那次旅游记忆的百分之多少?
很多人的体验就是, 不管自己的情感反应是“正面”还是“负面”, 只要跟那个情感反应同时发生的事,或同时出现的东西,都好记。反之亦然。
在学外语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个理念提高自己学习的效果,保证外语记忆变得牢固。比如很多人不敢开口说话因为担心说错而被笑,可是说错被人笑是一个把新内容牢固在自己脑子里非常好的机会,无论是学外语或还是学母语。
我记得多年前我在香港带领一个公司的工作坊,参与者全是说广东话的,因此我自己演讲也得用广东话,说到中间的时候大家突然开始大笑,原来是因为我说“灯泡”的时候发音不准确,让大家觉得好玩儿。
面对这种尴尬的事情,很多人的自然反应是害羞并且尽量迅速忘记这个事情了。但是,也有其它选择。可以选择利用尴尬那个感觉把准确的发音记忆彻底牢固在自己的脑子里。我选择第二条路,马上问大家 “灯泡”准确的发音应该是怎么样,三十多个人立刻同时开始大声说 “灯泡”。。。 “灯泡”。。。。 “灯泡”,因此我很快把准确的发音记得很深,到今天还能想起当时的情景和场面、我自己的感觉和 “灯泡”准确的发音!这个整体已经成为自己记忆里的一个小记忆包。
我学母语的时候也遇到类似的情况,16岁那年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说了英语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观点。那个词儿是“omnipotent” (有无限威力的,通常指着上帝“无处不在”的意思),算是一个比较低频的单词。我一说出口被同学笑!原来我说那个词儿的发音节奏不对,把重音放在错误的地方!其实同学笑我的时候我感到不舒服,脸红耳朵热,可是准确的发音绝对给刻在我的脑子里,一辈子不会忘记。
在学外语的时候,首先你要懂得利用所有错误的不舒服作为自己提高和记住的好资源。其次,尽量找好玩儿的情景,把遇到的生词和比较强的情感反应挂在一起,这个会提高自己对这些信息记忆的深度。 另外,学习的时候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 这是因为音乐可以调动自己到脑的情感反应,跟这些反应同时出现的信息变得比较好记。 如果有的外语学习产品把内容和音乐配在一起,这个对自己记忆的效果肯定有帮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